Hannah Liao's profile

CDP for Web Devices

專案名稱:CDP for Web Devices
儀表板設計
介紹:點入系統後側邊欄第一格預設為儀表板,可以根據日期及的標籤系統篩選想看的收益成長數字,幫助使用者進行下一步的決策。

設計與決策:放置重要觀測數據,目的為讓使用者不用滑動即可在第一頻統整資訊,因此以狩獵模式分析調查使用者需要的數據,分為基本型、期望型、魅力型、無差別、反向六種需求,依據這些類別,將區塊劃分為進行中的流程外、再根據數據類型分類為洞察、人數和雙維度趨勢圖表,按鈕及icon的主色使用產品的主色,相對於國內競品為藍色居多,想要營造較輕鬆不死板的舒適感,因此選擇該色。

顧客旅程環境
介紹:在此環境中,使用者可以按照想要達到的目標,從右側拖拉節點到中間畫布自由排列組合,並自行點選進行連線形成一個旅程,使其達到預想之結果。

設計與決策:
主要功能以及節點各自含有行銷人員對於產業的認知以及趨勢,對於功能及關鍵字,我使用卡片分類法,對象為五位行銷人員,參考其分類結果以建立資訊架構,以及節點裡面的篩選條件歸納。
節點功能種類繁雜,為了讓使用者快速理解不同功能的劃分,因此用不同形狀及顏色區分出各類型節點,以連線方式進行操作組合,增加使用者運用上及設定上的彈性。
環境初始狀態
加入節點狀態
各種類型節點


節點設定
介紹:使用者拖曳節點後需設定各節點內容,以下舉例三個節點及其中選擇邏輯。

設計與決策:用戶旅程為許多的節點組合而成,加上以顏色區分節點,個別節點的設定非常複雜,因此設定內的設計上不使用過於強烈的配色,排版也偏簡單保守,以使用者操作舒適及易用為首要目標。

學習與發現:系統內有將近三十個節點,每個節點的設定都是一個全新的體驗,有些較特殊的設定條件使用者難以理解,需將文字邏輯轉換成圖示等形式加以輔助,同時又要維持一致的操作模式。近期團隊進行易用性測試,將難以理解的子功能再次分類,後續觀測發現使用者達成時間有顯著成長一倍以上,是節點功能向前邁進的一大步。
顧客旅程節點 / 狀態檢查
顧客旅程節點 / 顧客資料
顧客旅程節點 / Survey cake

編輯器
介紹:編輯器包含電子信箱以及簡訊Line、彈跳視窗...等六種渠道, 是使用者將信件或廣告發送出去的重要渠道,可以在裡面進行圖文編輯,再將內容存為範本,以便日後修改。

設計與決策:為了解決有效率發送問題,產品規劃了多渠道發送系統(電子信箱以及簡訊、Line、彈跳視窗...等六種渠道),根據節日或需求可以製作儲存模板,並一鍵發送,參考LINE OA,為達到大量資訊有效區隔,因此採用了卡片式設計
編輯器渠道 /  Line 編輯器 
編輯器渠道 /  彈跳視窗 / 倒數計時器

流程-功能製作前競品分析
介紹:每個功能設計師會先進行競品前期研究,甚至註冊試用,分析其他產品功能優劣,以及自家產品該往哪個方向設計,是否有未來疑慮或牴觸,後續以簡報方式呈現給產品團隊還有工程團隊。

競品分析:電子信箱模板庫功能調查彙整
遇到的問題
產品落地後,之前製作的MVP版本開始出現問題
1.工程團隊太趕,先前以先有功能為主,許多圖沒有照設計開發
2.缺乏設計師/PM/工程師共同的語言
3.加入第二位設計師,需要有效溝通,掌握版本控制

討論後解決方法
1.新開發的頁面上線後進行UI bug檢查,設計師負責自己的設計稿,將不同的地方再開成bug單,發給原先開發的工程師,並cc PM(對應問題1)

2.舊有畫面過多,和團隊論後為了同時維護新功能進度,決定參考現成的設計系統,以此為基礎,降低兩邊的成本(後來選定Ant design)
   - 先和工程師/PM等利益關係人討論可行後,呈上給CTO,並附上請內部CS和業務填寫的3.UI滿意度/改善方向問卷(對應問題2)

4.以元件/功能為單位,開出需改善的ticket,附上相對元件的連結發給工程師,並cc PM(對應問題3)

後續迭代 -
約每月進行一次測試,將其製作成報告​​​​​​​
針對問題設計改善版本後再次進行測試
CDP for Web Devices
Published:

CDP for Web Devices

Published:

Creative Fields